6月12日,山西临汾市纪委监委针对仝卓伪造应届生身份事件通报调查情况:仝卓继父、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仝天峰,严重违反组织纪律,伙同他人伪造仝卓应届生和党员身份,决定给予其留党察看一年、政务撤职处分,其余14名相关人员同时被处理。山西省教育厅也通报仝卓2013年高考成绩无效,中央戏剧学院则通报撤销仝卓毕业证书。

至此,仝卓事件尘埃落定。曾经公众质疑的“教育特权”“违法违纪”,已经得到了证实——仝卓继父的仝天峰,利用自己的权力“关照”自己的儿子,蔑视规定、枉顾法纪。然而,最终的结果是,两人双双付出了代价。
于官员而言,必须从此案中得到警示。权为民所授,必须用之于民。公权,不能私用。无数案例也证明,伸手必被捉,那些敢于滥用权力的官员,终究不会逃脱党纪国法的惩戒。
滥用权力,给孩子谋利,不仅害了自己,其实也害了孩子。
仝卓在直播间谈及往届改应届一事时,轻描淡写,甚至抿嘴偷笑,表现了他对规则的淡漠。高考是万千学子公平改变命运的机会,制定各类高考规则,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教育公平。而仝卓对自己的违规行为,多年之后还不以为耻地公开炫耀,足见其压根没把规则当回事。这样的他,即便没有在此事上跌倒,也迟早会在其他地方摔趴。毕竟,社会总还是讲究规则与公平的。

为官者要深知,过分溺爱和搞特权,不利于锻炼孩子的能力、培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,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,更是将它们往歧路上推。
当然,相关部门也要反思。一方面,无论是仝卓,还是其继父,难道只是极个别的存在吗?另一方面,权力之所以能被滥用,无不是因为“笼子”扎得不够密,让官员敢于、能够、想要乱伸手。因此,除了提醒为官者端正权力观之外,也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,加强监督,把权力看紧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仝卓事件虽然落幕了,但远谈不上“圆满”。